关键词:华信药业产品概述:新乡市华信药业有限公司致力于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研制、开发各类烧伤冻伤、创伤、皮肤溃疡、脚气縻烂等外用药物的高新技术制药企业。主要以药品、器械、消毒产品的生产销售。咨询电话:15893820999
联系我们一、论述:
凯新银锌霜(纱布霜),是由新乡市华信药业有限公司研制并开发,经省卫生厅批准的烧伤新品,主要成份是AgSD、Zn(SD)2。该产品抑菌作用强,具有收敛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各种烧伤 、冻伤、创伤、冻伤感染、皮肤溃疡、脚气糜烂等理想的外用消毒药剂。
三千年前,古埃及人就知道把银片覆盖在伤口上,可消炎杀菌、加快伤口愈合。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军队用银杯喝水、在酷暑多病的盛夏,避免了胃肠道急性疾病的流行。祖国医学用银治疗外科疮痈的记载也有数百年历史。日本人利用含活性银离子的药物成功地抑制了0-157大肠杆菌引发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在日本的传播。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活性银离子能够快速、持久地杀灭细菌和病毒,而且对人体副作用比食盐还低。银离子之所以在杀菌上具有持久性,与它的杀菌机理有关;活性银离子能够强烈地吸引细菌体内酶蛋白上的巯基,并迅速地与之结合在一起,使以此为必要基的酶失去活性,从而使细菌死亡。令人惊奇的是:当细菌被银离子杀死后,银离子又会从细菌的尸体上游离出来,对活的细菌重复上述活动直至所有细菌被消灭。银离子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雷氏菌属、克雷伯菌属等革兰氏阴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属等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强大的抑菌作用。
美国首先合成锌盐,通过三千多只动物试验发现,锌盐具有控制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的功效。锌又是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它对很多酶的活性和作用、核酶和蛋白质的合成、免疫过程、细胞的吸收、新陈代谢和繁殖等都有作用。并能补偿锌损失,维持锌平衡,从而增强机体抵抗感染和创面愈合的能力。北京304医院、天津医院等对Zn(SD)2做了药效学、急性毒性、长期毒性实验,锌盐毒性低,具有明显促进创面的愈合作用,对慢性溃疡创面和某些皮肤病、脚气糜烂等均有明显抑菌的疗效。
我公司合成的凯新银锌霜(纱布霜),通过动物试验及临床应用发现,具有控制感染和促进创面愈合的双重功能,是有实用价值和有前途的外用消毒药剂。
二、药学资料
法定名称:凯新银锌霜(纱布霜)
成 份:(复方配制)银锌粉
适 应 症:用于烧伤、外伤所致新鲜创面、慢性溃疡创面和脓腔。
用法与用量:直接涂布于创面,或制成油纱使用,一日300g-500g。
注 意:对本品过敏者慎用,如用量过大,用时过长,注意肾功能检查。
贮 藏:遮光,密封,在阴凉处保存。
三、药学、毒理研究总结
药效学研究表明:凯新银锌霜(纱布霜)对绿脓杆菌zui低抑菌浓度为0.01g/ml,是氧化锌抑菌浓度的1/5,是磺胺嘧啶银的1/2.5。相对动物伤口封闭速度比较,使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伤口封闭得早,愈合得快。
急性毒性、刺激性结果表明:凯新银锌霜(纱布霜)对小白鼠无毒性、无刺激性。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连续三个月长期外用对动物主要脏器均无不良影响,说明长期外用对抗体无毒性。
四、临床研究总结及典型病例
(一)一般资料
十二个临床医院应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共计723例,其中男性475例,女性248例,病人的年龄分布,由刚出生的6天—83岁,若以病种论,烧伤病人多,达491例,慢性溃疡4例。外科其它创面81例,皮肤科方面147例。较小用药面积为1cm2,较大用药面积为体表面积的53%。
(二)病例选择
除对磺 胺类药物有过敏史者外,对就诊的门诊及住院人具有下列症状:
烧伤、创伤(烧伤创面、残余肉芽创面、供皮区创面、感染创面)。
慢性溃疡。
外伤(机械性损伤)、急性、亚急性感染引起的溃疡。
虫咬过敏性皮炎。
(三)治疗方法
凯新银锌霜(纱布霜)直接涂布在创面上,外加干纱布半暴露或包扎;或将软膏涂布或搓在无菌的干纱布上,或将软膏制成油纱,高压灭菌,然后内层应用由软膏制成的纱布,再采取半暴露或包扎疗法。
采用半暴露疗法的,每日检查半暴露的纱布下有无积液,如有积液则应更换敷料;如纱布下干燥无积液则不必更换。采用包扎疗法的,如为新鲜创面,无全身或局部感染象征的,可以不必换药,等到创面愈合时打开。如果是感染创面,开始用药后有部分病例可能引起分泌物增多,需每日换药1—2次,以后,视分泌物的多少,逐步减少换药次数,直到创面愈合为止。
开始换药前及每次换药后测量创面的大小、分泌物的多少、全身或局部的自觉症状并作细菌培养。
(四)结果
共观察723例,治愈597例,占总例数82.6%,显效74例,占总例数的10.2%,有效28例,占总数的3.9%,有效以上共计699例,即总有效率为96.7%。
(I)疗效
1、在烧伤创面中的应用 共491例
①在新鲜烧伤创面的作用 共321例
新鲜创面清创后,用涂凯新银锌霜(纱布霜)的纱布把创面覆盖后加以包扎。321例病人中,烧伤面积由体表面积的0.5%到70%,但其中绝大多数为20%以下的中小面积烧伤,用药面积较大达53%,95%以上的应用于浅及深二度烧伤创面。新鲜浅度烧伤创面应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后与凡士林纱布、0.1%氯霉素纱布、紫草油、兰油烃相比,表现有水肿减轻,分泌物少,感染轻和愈合时间缩短。
病人不同部位但面积及深浅程度相似的创面,应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与其它常用药物对比观察情况如下:
应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可使二度烧伤创面提前愈合4-5天。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凯新银锌霜(纱布霜)应用于小面积三度烧伤4例。结果:二例11天,一例14天,一例17天完全脱痂,形成新鲜肉芽植皮。说明凯新银锌霜(纱布霜)有软化溶解三度痂皮,促使其脱落作用。
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前有10例患者分别从创面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在使用本药后创面培养均较快转为阴性,在创面末术再使用其它抗生素的情况下,能较迅速控制感染而愈合。
典型病例:
张XX,男,56岁,门诊病人,1998年6月1日洗澡时腹部被热水烫伤,总面积6%,二度伤,有薄壁水泡形成,伤后5小时来院,当时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创面较清洁,清创后保留部分完整的水泡皮,创面全部涂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及药纱,包扎治疗,每天换药一次,连用三天创面水肿消退,上皮生机盎然,伤后八天,创面全部愈合。
②在烧伤后期的残余肉芽创面的作用 共154例
应用的创面有三度烧伤经植皮后残留的创面;浅二度或深二度烧伤因感染或其它原因未能愈合或愈合后又复破溃的创面等。
应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后,部分病例有暂时性的分泌物增多,这样应增加换药次数,过3-5天后,愈合速度就明显加快。
这组病例,创面的大小从1cm2 至6cm2不等。有的是零星散在的创面。创面形成的时间长短不一,从伤后3天至伤后几个月。
关于上皮愈合的速度问题,已知正常一般的肉芽创面上皮生长的速度为0.1-0.2mm/d,应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上皮愈合速度0.29mm/d;临床试验应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后,1.5%体表面积的烧伤残余肉芽创面18天愈合。6%的残余肉芽创面20天愈合。医院临床报告,400cm2的肉芽创面平均每天缩小2cm2.可以看出,这些数据均比正常一般肉芽创面上皮生长的速度快得多,足以说明凯新银锌霜(纱布霜)对烧伤后残余肉芽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但上皮生长的速度还与下列很多因素有关:
①时间较短的残余创面上皮的生长要快一些;
②若残余创面内含有少量皮岛,则愈合也比不含皮岛的要快;
③与换药方法和创面分泌物引流通畅与否有关。
此外,医院还报导,对扩创后残留的坏死组织多的烧伤创面,应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后,可加速坏死组织的脱落,培养肉芽创面,虽长时间的应用,但肉芽组织始终保持新鲜,无水肿现象。
典型病例:
木XX,男,24岁,1998年6月18日入院,患者系70%二度灼伤,入院治疗后,浅度创面基本痊愈,但仍有6%肉芽创面不愈。于1998年6月28日转来我院,入院查体创面分布在双下肢及背部,创面细菌培养为白色葡萄球菌,部分创面有坏死组织残留,部分创面可见皮岛生长。入院后本拟行肉芽创面消除植皮术。后因创面散在,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局部感染重。遂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换药。每日或隔日一次,入院第10天创面愈合3%,细菌培养转阴。20天创面基本痊愈。患者经凯新银锌霜(纱布霜)治疗后,创面愈合快,换药过程中分泌物减少,且肉芽创面血运好,无水肿并很快出现皮岛。因而避免手术植皮。
张XX,男。73岁,火焰烧伤头面、胸、腹四肢,总面积19%(三度7%,浅二度12%)。
伤后三天,胸、腹部三度创面行切痂植皮术,术后仍有1%残余创面,较大者约3X3厘米2,经多次撒用氯霉素粉,创面无愈合趋势,后改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4天(6次)痂下愈合出院。
③在烧伤病的供皮区创面的作用 共16例
用药方法是:将凯新银锌霜(纱布霜)制成细纱布,直接粘附于取皮后的创面上,然后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
使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与常用凡士林纱布相比,可缩短供皮区的愈合时间,对6X8cm2的头皮供皮创面,应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72小时即愈;比用凡士林纱布的创面提前两天愈合。应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400cm2的头皮供皮区。4-5天即能愈合,同样大的头皮供皮区创面使用凡士林油纱需7天才能愈合。应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于200—300cm2的肢体供皮区创面,6-7天便能愈合。可见将凯新银锌霜(纱布霜)用于供皮区,能缩短创面时间。这对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就增加了提供自体皮来源的机会。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典型病例:
杜XX,男,32岁,全身热窑土烧伤,面积70%,三度伤50%。1999年6月18日伤后26天行自体皮移植术,用头顶取刃厚皮后,右侧6X18cm2供皮区帖凯新银锌霜(纱布霜)纱布,右侧供皮区8X10cm2帖凡士林油纱布。均半暴露之,并加用烤灯。术后48小时换药,见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创面上有一微薄的稀糊状血浆样渗液,而凡士林纱布仅有少量渗液,但揭去凡士林纱布时间创面明显较凯新银锌霜(纱布霜)纱布创面易出血。术后72小时,揭去凯新银锌霜(纱布霜)纱布,见上皮已完全上皮化,创面干燥;而揭去凡士林纱布时,创面仍出血,术后5天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才愈合。说明凯新银锌霜(纱布霜)可使头皮供区较凡士林油纱布提前二天愈合。
2、在慢性溃疡创面的作用
应用的病例有因脉管炎引起的慢性溃疡,有因患湿疹长期不愈引起的慢性溃疡等,从溃疡形成到接受凯新银锌霜(纱布霜)治疗的时间,较长者达20年之久。这几例溃疡都是经过多种治疗方法而无明显效果的病人。这些溃疡病人应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后治愈或基本治愈。当然本组应用例数较少,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典型病例:
孙XX,男,60岁,20年前因左下肢患湿疹长期不愈而形成慢性溃疡。在当时医院治疗无效,1999年6月份来我院治疗,当时伤面面积20X40cm2,表面不洁,有腐烂组织存在,有臭味,经清创后用优锁纱条湿敷2次后,从6月12日改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帖局部,每隔3-5日更换敷料一次,经32天,共经9次换药,全部治愈。
3、在外伤(机械性损伤),急性、亚急性感染引起的溃疡创面的作用 共81例
治疗的病种有外伤(机械性损伤),急性、亚急性感染引起的溃疡、咬伤等。81例患者,应用该药后治愈75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7.2%。
典型病例:
孙XX,男,78岁,农民。患者为臀部脓肿,10天前行切开引流术,经全身用青链霉素,局部用优锁纱条引流换药,换药多次,疗效不佳。检查:右臀部近骶尾有7X0.5cm2溃疡面,深达肌层,肉芽灰暗,组织有少量坏死,并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诊断:右臀部脓肿切开术后创面不愈。
1999年6月9日开始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隔日一次,三次效果不明显,第四次换药见分泌物明显减少,坏死组织开始脱落,內芽转好,以后创面情况逐次变佳,第六次换药时,已无坏死组织,肉芽新鲜,创面缩小一半,第八次已无分泌物,至第10次创面愈合。
4、在皮肤科方面的作用 共147例
治疗的疾病有:虫咬过敏皮炎、脚气感染等,本组病人治愈123人,有效110人,总有效率为90.0%
典型病例:
刘XX,男,38岁。虫咬后,腰、腹及右前臀出现皮疹、剧疼。局部布满直径为0.2-0.8cm水泡。于腰腹部剪破水泡后应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涂布后包扎。隔日换药一次,6天后即全部愈合。而右前臂用雷夫诺尔及优锁纱布换药。隔一日一次,伤后16天才完全愈合。两处相比,应用凯新银锌霜(纱布霜)的创面比常规方法处理愈合时间提前10天。
(Ⅱ)副作用
查看凯新银锌霜(纱布霜)723例临床观察记录,较大用药面积为体表面积的53%,未见有一例出现神经系统、心血系统、呼吸系统或肝脏功能障碍的病例,仅有三例过敏,表现为创面周围皮肤潮红、痒,停药后很快好转。
对本品有过敏史者慎用。
小结:
通过临床观察,证明凯新银锌霜(纱布霜)对于烧伤和其他创伤创面、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溃疡和脓腔以及某些皮肤病都有比较显著的疗效,发现凯新银锌霜(纱布霜)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结合我们对凯新银锌霜(纱布霜)代动力学研究,说明此药局部应用后体内吸收甚微,用药安全。采用新药凯新银锌霜(纱布霜)治疗烧伤、创伤可收到有效、安全、价廉的作用,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五、使用方法
直接涂药于(火、化工、水、油、电)烫、灼伤创面,厚度约1毫米,每6小时更换一次,换药前,将残留在创面上药物及液化物清净。
烫伤或烧伤时,皮肤被创伤时,将凯新银锌霜涂于伤处,能止痛止血,使损伤减轻,预防感染。
I度烧烫伤,可直接涂药,每日1-2次。
浅II度烫伤创面,可直接涂布于创面1毫米厚,每6小时换药一次,换药前应将原来的残留药物及渗出物清净,约6天后愈合;水疱创面可剪破水疱放水,早期不要去掉腐皮。
深II度烧伤创面,早期按浅II度烧烫伤的使用方法治疗,约6天后去掉腐皮,因真皮组织已受损,呈白色,直接涂药,厚度薄于1毫米,每6小时换一次药霜,创面逐渐有药物液化的白色代谢物排出,为正常表现(不要误认为是感染)。应注意换药前,须将创面上残留的药物及已液化的白色物以消毒纱布擦干净后再换药,再过6天,坏死的皮肤已液化排净,继续按上法治疗,应用药要少,直至创面愈合。超过25 天,创面不愈合,创面为III度创面。创面处理过程中,应无损伤性处理;一、没有损伤性地早期保护创面(注意任何加重损伤或刺激创面的方法);二、没有损伤性地液化排除坏死皮肤;三、没有损伤性地再生修复皮肤(不能刺激,损伤创面的方法)。
III度烧烫伤创面,面积较小烧烫伤创面,或用耕耘换药刀将已坏死的皮肤松懈,涂用凯新银锌霜按深II度创面的处理方法治疗,大面积的创面,在病人生命体征稳定,方可取以上方法治疗。创面的处理治疗应坚持深II度创面的处理三个无损伤性。
小面积不易暴露用药治疗的创面,可包扎用药治疗,应12 小时更换一次,换药时将残留药物和代谢物清除后再涂2 毫米厚的药包扎。
注:大面积烧伤,烫伤及化学灼伤须住院接受烧伤治疗。